民初上海咖啡館與都市作家

Author:
陳尹嬿

Abstract

咖啡館在租界設立以後隨著外國人的進入而傳入上海,雖然在租界設立超過半個世紀以後,仍未能取代中國傳統的茶樓,卻因為被視為是西方都會的象徵而逐漸受到都會作家的重視。咖啡館不僅時常出現在文學作品當中,張若谷等作家更是認為可以藉由咖啡館中的異國情調的體會與法國沙龍文化的模仿,讓上海可以更深刻地認識西洋文化,然而提倡咖啡座談並不僅只是模仿西洋文化,更希望進而促成中國文化本身內在的改變。雖然此倡議在咖啡館無法脫離資產階級形象且未能成為普羅大眾日常的生活習慣下無疾而終,然而從咖啡館傳入上海到至今咖啡館受到矚目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上海人對於咖啡館的看法並非一成不變,茶館也受到咖啡館的影響而逐漸咖啡館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咖啡館的發展不僅結合了上海區域文化的歷史脈絡而帶有上海色彩,也看到了上海在西洋文化衝擊下的時代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