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el 6-1 成為東魯凱:小米種植作為文化認同和可食資產之實踐 /葉秀燕

葉秀燕
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台灣


  這篇論文強調食物與食物路徑即是文化認同與可食用襲產,並且內含於更廣大的社會,文化與政治的脈絡。本研究檢視作為南島民族一支的東魯凱原住民族如何透過跨世代的教育,小米種植的學習建構與展現她們的原民性。東魯慨的族人發展出跟小米的多樣的關係,其背後富涵社會文化知識。小米孕育生命並且是一種教育方法,並且也是魯凱婦女知識的神聖所在。透過質性的研究法,本論文探索東魯凱婦女的本體論以及她們的文化主體性,這些是與其他南部地區的魯凱婦女有所不同的。「生成原民」的架構開拓了一扇檢視集體與個體認同的門窗,這種認同是一種關係性的連結,並且轉譯著一種可被有意識或是無意識展演的過程。在此論文中,研究者提出種小米是原民耆老與年輕的魯凱婦女跨世代與文化學習的經驗,且是強化文化襲產與認同的機制。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探索種小米如何成為一種文化實踐,分化,意識形態與族群認同的展演。本論文凸顯原民婦女的重要性。透過文化知識,飲食傳統與在地的農業資源發展原民的認同,並且落實食物主權與連結土地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