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el 1-1 從食物到害蟲:福壽螺在日本的(不)可食之旅 /蔡晏霖

蔡晏霖
副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台灣


  根據《劍橋詞典》的定義,食物是「人和動物為維持生命而食之物」,然而,究竟是什麼讓某物成為可食的呢? 本文試圖透過追尋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 和 Pomacea maculata)在日本從可食到不可食的過程來思考以上這個問題。 福壽螺最早是在 1970 年代末,以食品為名從南美洲引進台灣,很快地成為熱帶及亞熱帶亞洲主要的農業害蟲。然而在溫帶日本,福壽螺從「食物」轉變為「害蟲」的過程則更加曖昧不明。我認為,這促使我們反思「(不)可食用性」如何被建構的問題。與其將某物的可食或者不可食用性視為自然而然的屬性,我跟隨Alex Blanchette和Marianne Lien近年的論點(2023:111-113),強調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可食之物的「他者」的理論潛力,也就是那些被認為不可食的(inedible)、或者非關食用性的(nonedible, 亦即某物並未被預設為可食用或不可食用)之物,以及許多人們抗拒消費之物。如此一來,(不)可食性便成為了一個涉及多物種和異質過程的閾限性計畫(threasholding project),其中物質作為食物狀態,以及某生物屬於攝食者的狀態是相互構造的,但也可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