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核心,以孔子為中心的儒家思想是如何看待飲食一事?

問題分類:
飲食文化
建檔日期:
2008-12-17

儒家源於古代的方士、術士。他們掌管祭祀,是溝通天地之間、鬼神與人之間的人物。溝通的方法就是祭祀,因此他們都嫻熟於禮,懂得烹飪之道。
孔子論飲食,首先從祭祀面向觀之,他曾言:「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亦即,祭肉自宰殺之日起,存放不得超過三天,超過三天便不再食用,三日一過,恐怕以臭敗不堪。由此可知,孔子有衛生的觀念。從「雖是疏食菜羹,必祭,祭必齊如也。」表示儘管吃的是粗茶淡飯,也要十分敬虔地祭食,懷念先聖。在祭祀的行為上需要「割不正不食」,意味在祭祀時,要對牲禮進行正確的切割,以符合禮的觀念。
其次,他把民食看的非常重要,作為立國的三個基本條件(兵、糧、信)之一。 在面對上位者的飲食觀中,他說:「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牲,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意謂國君所賜的飯食需要敬重地食用,就如同面對國君一般,以符合君臣之道。也說也說「觚不觚,觚哉。」酒器的形狀與容量要符合規矩,遵守等次,以免有礙食禮。
當孔子坐在服喪的人旁邊時,曾說:「子食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可看出孔子的惻隱之心,因為服喪者不會飽食,所以也不能狼吞虎嚥。在「郷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一段話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行郷飲酒禮,必得讓年長者先出,然後自己在才出,以示尊老。此外,論語中許多段,都可看出孔子主張飲食須適時適量的中庸之道,如「不時,不食。」不是進餐時間,不吃零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肉可以多吃一點,但不可以超過主食。又說「惟酒無量,不及亂。」意指酒可以多飲,但不能狂飲致醉,以免遭亂。
由上可知,儒家所追求的合理(禮)、中庸、仁愛等和平精神,也體現在飲食生活中,這也是他們所倡導禮樂的重要內涵所在。

問題分類:飲食文化
資料來源:本館藏書
1.書名:中國人的飲食世界
    著者:王學太
    出版年:1989
    出版項:九龍:中華書局。
    頁次:頁105-106
    索書號:427.09/8463
2.書名: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
   著者:王仁湘
   出版年:2006
   出版項:濟南市:山東畫報
   頁次:頁201-203
   索書號:427.09/8463
建檔日期:2008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