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原始製酒的方法有哪些?

問題分類:
茶酒文化
建檔日期:
2008-12-17

台灣早期新港、麻豆等平埔社眾,製酒方式有兩種:「嚼米製酒」與「蒸米拌麴」,高山族製酒方式也不脫這兩種原始製酒法。

第一種「嚼米製酒」:「舂秫米使碎,嚼米為麴,置地上,隔夜發氣,拌和藏甕中,數日發變,其味甘酸,曰姑待酒。」「秫米」就是小米,是原住住民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主要的製酒原料,這種「姑待酒」是利用人的唾液做酵母,用口嚼過小米,放著隔夜發酵,然後再加入另外搗碎的小米,兩者拌和藏在甕裡,放置一段時間,就自然變成酸酸甜甜的酒,釀成的酒就是我們現今熟知的「小米酒」。當時的「番人」認為,越酸的酒越好喝。不過漢人一向以酒甘醇為美,完全不能理解原住民為何愛喝酒。

第二種「蒸米拌麴」:「將糯米蒸熟,拌麴,入篾籃,置甕口,津液下滴,藏久,色味香美。」因為糯米只有少數番社栽種,大部分都是拿鹿皮、黃藤向漢人交換而來。至於「麴」,有的是用自行搗碎的「白麴草」,有的還是特地跟漢人以物易物換來。「篾籃」就是現在還看得到的竹编籃子,把原料放在甕上的竹籃,然後自然產生的酒從縫隙中滴下,點點滴滴地集成一甕酒。因為原料稀少,製酒時間長、製成量少,所以這種酒比小米酒珍貴,「遇貴客始出」。

問題分類:茶酒文化
資料來源:本館藏書
書名:台灣酒的故事
著者:范雅鈞
出版年:2002
出版項:台北市:貓頭鷹
頁次:頁15-16
索書號:427.4307/8645
建檔日期:2008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