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一天要吃三次飯?
- 問題分類:
- 社會民俗
- 建檔日期:
- 2008-12-17
漢代開始,至唐朝,是中國三餐制習俗確立鞏固時期。
漢代初年,一日兩餐與一日三餐制並行,但後者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並得以逐漸推廣開來。漢代以後中國大部分地區,主要接採取早、午晚三餐制,古稱為「三食」。這是被人們普遍人承認的規範飲食制度,既利於生活,也利於生產。
孔子曾說:「不時,不食」,表明不到該吃飯的時間,不隨意進食。鄭玄對論語做注時,也說:「一日之中三食,朝、夕、日中時」,說明當時漢代已形成三餐制的飲食規律。
問題分類:社會民俗
資料來源:本館藏書
書名:飲食風俗
著者:姚偉鈞、方愛萍、謝定源
出版年:2001
出版項:武漢:湖北教育
頁次:頁152
索書號:528.7/8576
建檔日期:2008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