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出版品
- 中國飲食文化
- 卷期目次及摘要
- Vol.5 No.2, 2009
- 《齊民要術》〈蔓菁〉考釋
《齊民要術》〈蔓菁〉考釋
- 作者:
- 涂茂齡
摘要
蔓菁是一種古老的蔬菜,自《詩經》開始,就有蔓菁的記載。由於種植面積的廣大,而各地方言的不同,所以名稱也非常多,有稱為葑、菲、菘、須、蕘、薞、蕪根、九英菘、馬王菜、諸葛菜等。
古時對蔬菜亞種的觀念尚不清楚,所以常把蔓菁與菘和蘆菔混淆不清,直至《齊民要術》的出現,才將這些不同「屬」的蔬菜區隔出來。蔓菁的耕作在《齊民要術》中的敘述也非常詳盡,充分展現了賈思勰發展農村經濟的正面企圖。所以他對於蔓菁的食用與經濟效益,就有非常詳細的記載。
古代的醫學當中,講究「食療同源」,對蔓菁根、子、花的療效有精細的研究。蔓菁根的通腸益氣,蔓菁子的明目、美白,都是古人實用之學的研究結晶。
由於蔓菁是很平常的菜蔬,而且南北皆有,所以深入一般大眾的生活當中,在種植的園蔬中,幾乎都有蔓菁的影子,所以在文人的詩詞中,蔓菁也成了文人用來描述貧困生活當中的一種美味。而且蔓菁曾在三國時期和劉備與諸葛亮有過關聯,因此後來的文人也常把它拿來做為典故以明己志。
這些屬於蔓菁的種種敘述,讓蔓菁在整個的文化中所呈現的不只是一種蔬菜,而是從古至今在文化上與生活上智慧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