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味覺隱喻中文化意涵之初步探討

作者:
洪綺吟
學經歷:
崑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及廚藝系
電子郵件:
cyhong@mail.ksu.edu.tw

摘要

隱喻是一種以具體經驗引介抽象概念的語言表達方式,它們常是充滿了文化內涵,並反映出人類生活中最根本的價值,因此隱喻可被視為一種了解特定文化價值觀的管道。而因為食物及飲食經驗在中華文化裡所擁有的獨特價值,以至於它們常出現在中文的隱喻中,且食物的滋味也經常被運用於情感描述及認知層面,也因此與其在英文中的運用有所不同。本文以線上語料庫: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的真實語料為研究資料,並以中文的五味:酸、甜、苦、辣、鹹為關鍵字於語料庫中進行搜尋,結果發現中文的鹹、辣與甜常用於味道的描述,苦味則多以隱喻的形式呈現,而酸味的用法則較為多樣。其中酸及苦有其特定的文化隱喻意涵,常有負面含意,如情感及磨難等,同時以苦味隱喻所付出的努力時,其正向鼓勵意涵也反映出苦難在中華文化中所被賦予的獨特地位。本研究的發現呼應了Zhengdao Ye在2007年提出的說法,證實中文的味覺常用來描述情感、思考以及理解等與智能及情感相關的意義,而這些文化特定意義可能來自於中式獨特的烹調方式、中華文化對味道/味覺的看法、以及中式飲食、人的體內協調、健康三者的不可分割性。最後,本文對未來研究提出一些建議,以利於對味覺的文化內涵與隱喻之間的關聯性建立更完整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