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出版品
- 中國飲食文化
- 卷期目次及摘要
- Vol.6 No.2, 2010
- 共同富裕思想的延續──回顧中國南方對蝦養殖業的起步
共同富裕思想的延續──回顧中國南方對蝦養殖業的起步
- 作者:
- 黃瑜
摘要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的水產大國,產量占全世界近百分之七十。廣東雷州半島本以農業生產為主,在八○年代中期開始發展對蝦養殖業,之後歷經快速的成長,該地區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對蝦養殖基地。一些農業經濟學家認同古典經濟學的觀點,認為人是理性的經濟人。對蝦養殖業作為一種副業生產,在人民公社解散後得到快速發展是必然的,因為集體經濟的「大鍋飯」束縛了人的積極性,一旦國家退出對經濟的計劃控制,市場機制的無形槓桿便會加強人們工作上的積極性。本文作者認為,這種唯市場論在解釋農村經濟轉變的過程顯得太過於簡單化,尤其是忽視了國家在推動市場經濟發展所起到的主導作用。本文回顧中國南方對蝦養殖業的創立,從土地開發、市場主體積極性培養以及科技普及三方面探索曆史的傳承和延續,駁斥新自由主義「無形手」的論調,強調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政府遠遠沒有退出管理,其角色轉換只是從「政府」(government)變爲「治理」(governance)。對蝦養殖業的發展,並不是對毛時代集體化的改寫或否定,而恰恰對其的利用和延伸。養蝦業的起步離不開毛時代互惠互利和共同富裕思想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