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出版品
- 中國飲食文化
- 卷期目次及摘要
- Vol.18 No.1, 2022
- 愈處邊緣、愈易越界: 茉莉花茶的蛻變與創新
愈處邊緣、愈易越界: 茉莉花茶的蛻變與創新
- 作者:
- 蘇恒安
- 學經歷:
-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
- 電子郵件:
- hgan@mail.nkuht.edu.tw
摘要
在全球化─在地化的意識型態主導下,在地化思維其實不應該被合理化為一種自處之道,因為它常讓人看不到這二元論外的周遭世界,特別是在地所處的他者地方。本文嘗試以宏觀的歷史人類學與微觀的物的社會生命視角,回顧、重訪19世紀末起在西方核心世界所謂(東方)邊陲地帶的茉莉花茶生產過程。從中發現,在西方紅茶資本生產的衝擊下,源自中國茶農/商的移民能動不只在臺灣醞釀出在地化的包種茶,還外溢至爪哇,形成當今印尼的國民休閒冷飲Teh Botol(Bottle Tea)。甚至,茉莉花茶起源地福州還出現堪為生態倡議典範的文化遺產化生產。在這三地茉莉花茶的三部曲敘事中,一連串的蛻變、創新是二元線性思維外,「跨」視域下的必然結果,由此更令人領略到臺灣被邊緣、再邊緣的時空宿命,與其「愈處邊緣、愈易越界」的逆向創新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