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臺灣詩歌中對番薯的想像: 來源、環境與社會功能

作者:
倪仲俊

摘要

本文耙梳過去臺灣早期詩歌中對番薯的描寫,並分成來源、環境與社會功能三節,以說明過去臺灣人對番薯的想像,期能思考番薯的引入對臺灣與臺灣人的意義與價值,並將其置於哥倫布大交換之脈絡來加以理解。
在這些詩歌中,番薯原先被視為一種形象良好的「外來嘉植」而廣受讚頌。不過,正由於番薯入臺後就被移民構成的主流社會利用為常糧,久而因其易植多收的特性而出現因量大價微、且形象「輕賤化」的趨勢:既揭櫫其廉價特性,又與低下階層或貧窮產生連結。
番薯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當來到臺灣的移民們能運用番薯,也連帶增加了人在惡劣環境中生根存活的能力;而臺灣漢移民的先驅者帶著番薯來到臺灣開墾,遂使臺灣的土地利用趨於極致。這些過程也可視為是美洲高產能作物的引入,鼓勵中國人蓬勃開拓與利用土壤的一個側面。
最後,臺灣移民社會對番薯的認識與利用,仍然受到原鄉社會的影響;但從詩歌中所反映出臺灣番薯品種的多元來源管窺,在大航海時代開始後,臺灣既倚賴中國連結至新成形的全球性網路,但也有自己直接的連結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