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宋代女廚

作者:
黃純怡
學經歷:
中興大學歷史系
電子郵件:
cyhuang@dragon.nchu.edu.tw

摘要

廚人,意即在人類社會有了階級的區別後,為貴族掌勺烹飪的工作人員,尤其古籍上有眾多名稱。其中女性擔任主要的庖廚者,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但宋代卻出現了「廚娘」的職業。這些廚娘大多從小被精心教育,識字、在廚藝上很早就有過人的才能,因此她們的收入也是在服務業當中的佼佼者。
  本篇論文想藉由女性廚人在中國古代的群像,了解她們在工作性質與方式的變化。由於這類的資料相當分散與稀少,因此引用的資料除史料外,也包括近年來發現的畫像石、壁畫等墓葬出土材料。根據本文的研究,宋代墓室裡有許多女廚的身影,女廚包括主中饋的主婦、婢僕以及職業的女廚。專業的女廚在宋代甚至有「廚娘」的名稱,與前代相比,她們不僅廚藝精湛,且常著紅衣翠裙,梳高髻插釵,與一般貴婦無異。工作時著圍襖圍裙、銀索攀膊,動作優雅,唯有官宦人家或富戶有能力聘請。
  在宋代也出現不少自行掛名經營小吃和餐飲等女性廚人,廚饌之事不僅只是主中饋婦人的婦功之一,也能成為經濟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