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補」到「禁食」:從報刊看戰後臺灣 的香肉文化史(1949-2001)

作者:
皮國立
學經歷: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電子郵件:
pipi.jordan@msa.hinet.net

摘要

狗肉俗稱「香肉」,在整個東亞歷史中,多數區域都曾有過食用狗肉的文化,有些國家甚至仍歷久不衰。而在臺灣的情況如何?卻少有正式的歷史研究加以梳理。本文以臺灣的香肉文化史為題,探討臺人食用狗肉的文化起源,如何從1949年之後的興盛,轉而到逐漸衰弱、消失的過程。
本文先從漢人「食補」的飲食消費觀點來探討食用狗肉的心態和社會上流行之狀況,以明白其歷史發展梗概。至1980年代後,食用狗肉風氣達於鼎盛,但卻不斷出現禁食狗肉的聲音和實際行動,每到冬季,還是不斷有食用狗肉的新聞,常常成為社會討論的議題。本文續從醫療、衛生到法律等層面,試圖分析公眾言論認為食用狗肉之利弊,並論述當時法律執行之無力與被忽視的專業意見。而真正影響臺人禁食狗肉的原因,其實是國際觀感不佳和動物保護意識之興起、公民團體之自覺,皆給予政府極大的壓力,並促成替代消費品羊肉爐的興盛,取代了原有的食狗風氣。再加上至2001年1月2日,立法院正式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新修條文明文禁止宰殺或食用已納為寵物的貓、狗,食用狗肉的飲食文化才逐漸在各種社會力量的綜合作用下,逐漸消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