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與競爭: 戰後初期美援下的臺灣乳業(1945-1965)

作者:
陳玉箴
學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電子郵件:
yjchen@ntnu.edu.tw

摘要

本文針對戰後至美援時期(1945-1965)臺灣乳業的發展進行歷史分析,檢視戰後初期政策與美援對臺灣乳業所產生的影響。相較於日治時期的殖民主義,國內外政經條件與美援為影響戰後乳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國內乳業在日治時期的基礎上,發展初期十分仰賴美國的貸款與技術支持,但在1950年代後期,臺灣本地乳業與美援所支持的福樂乳業產生利益衝突並相互競爭。本文將戰後二十年間的乳業發展大致歸納為三個階段:(一)1945-1953年的「蕭條期」,乳業未受政府重視呈現戰後蕭條,但乳品需求漸增,一般人能接觸者為外援奶粉;(二)1954-1963年的「依附重振期」,政府藉助美援開始扶持乳業發展,酪農業依附美援資金與政府補助持續增加,但本地乳業不敵較便宜的進口乳品,剩乳問題日益嚴重;(三)1964年之後的「競爭期」,臺灣乳業與福樂公司、進口乳品的競爭日益明顯。綜觀戰後時期,美援乳品在這段時間一方面補充了臺灣人民在蛋白質攝取上的不足,但另一方面,美方也藉此機會將農業剩餘品脫脂奶粉銷至臺灣,同時開拓臺灣的乳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