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路:從人類學視角看臺灣近海漁業

作者:
吳映青
學經歷: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電子郵件:
yingqing.W@link.cuhk.edu.hk

摘要

本文旨在描繪「海路」此一臺灣近海漁民常用之口語詞彙,解析臺灣漁民在日常生活語料中,大量以海路為框架的語用和意涵。本文希望藉由海路的概念化,提供未曾有過討海經歷的田野工作者,得以進一步了解臺灣漁民個人工作實踐和生命史的相關軌跡,進而轉譯臺灣漁民長期與海洋互動累積的經驗與知識,共同描繪臺灣漁民、漁鄉和漁業的當代樣貌。
第一部分,簡介1970年代美國海洋人類學(Maritime Anthropology)的興起,以及該學術社群反對「公地悲劇」學說,反思經濟理性人和公共財背後的文化假設。第二部分,說明臺灣海洋漁業發展歷程,以及南方澳漁港的興建背景;接著,論述筆者如何發現「海路」—亦即漁具漁法,對理解漁民言談和工作實踐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引入人類學家關於技藝、傳統生態知識的構框(framing),以及回應海洋人類學對公共財和資源管理的相關討論,以海路為概念工具,初探討海技藝、海洋生態知識、和資源管理等三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