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血液,養神氣:日治到戰後臺灣 的養鱉知識、養殖環境與食療文化

作者:
郭忠豪
學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電子郵件:
piokuo@tmu.edu.tw

摘要

鱉,在近代臺灣水產中所扮演的角色特殊,經濟價值不若虱目魚、吳郭魚與牡蠣蝦蟹,既無法製成水產加工品,亦鮮少以冷凍方式行銷海外,然而,其特殊性卻與傳統漢人的「食療文化」緊密結合。清代,臺灣鱉屬野生,已有零星食鱉與入藥記載。日治時期,鱉的來源從野生捕撈轉為人工養殖,受傳統漢藥影響,日本人將鱉視為珍貴補品,從明治時期開始進行養鱉試驗,領臺後更致力於改善臺灣鱉的質與量,以填補國內消費市場。戰後,國府遷臺,養殖業以經濟水產為主,養鱉業日漸式微。1970至90年代,養鱉成為農家副業;90年代後,受「馬家軍效應」影響,臺灣業者相繼投入養鱉業以供應中國市場。受到食療文化影響,臺灣民間視鱉為可滋陰、涼血、補虛與補氣之食補聖品,鱉肉、鱉甲與鱉血等皆有療效。然而,因鱉不易取得,加上婦女不諳宰殺,因此甚少端上家庭餐桌,多在外食餐館出現,近來更結合生技以保健食品之樣貌出現。本文聚焦近代臺灣鱉的養殖與消費,從歷史脈絡考察自日治時期水產政策、戰後養鱉發展、「馬家軍效應」以及與之相關的食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