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早餐外食現象與 社會變遷分析(1980-2019): 以大臺北地區早餐店為例

作者:
王婉育
學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研究所
電子郵件:
maggy2472she@gmail.com

摘要

本文說明1980年代臺灣自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社會之後,早餐店作為一新業種的發展過程,以「社會變遷」的概念,透過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訪談與數據資料,解釋早餐店的興盛之因。首先,回顧1980年代早餐外食的飲食型態形成過程,夜生活盛行、婦女就業率提高等社會變遷,導致早餐店蓬勃發展。
接著,以生產層面切入,探討在全球化下,經濟起伏隨著世界脈動的臺灣,二度就業或是欲轉行者選擇投入較低門檻的早餐店,進而發現早餐店的運作接近企業速食連鎖店的營運模式,以及冷凍食品的興起,使得臺灣人早餐維持「熱食」、培養「外食」的習慣。
最後,以消費層面、再生產勞動的觀點切入,說明家庭三餐主要製備者──婦女的就業率提高,成員又必須通勤往返住家與工作地點,時間壓力下製備早餐成為家庭一大難題。加上家庭型態性別分工觀念轉變,早餐製備的任務轉由透過消費的行為,尋求早餐店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