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口湖鄉養殖烏魚子的品質建構歷程

作者:
劉如意, 呂欣怡
學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電子郵件:
ruyiliu3@gmail.com / hsinyi15@ntu.edu.tw

摘要

本文說明韋恩颱風災害之後,雲林縣口湖鄉沿海地區發展烏魚養殖業的過程。作者認為,養殖烏魚子的品質建構,是讓烏魚養殖產業能夠穩健獲利,進而成為穩定地方經濟的關鍵因素。本文引用近年來農食研究盛行的品質理論,透過對業者的深度訪談,以及對養殖實境的現場觀察,從生產、規範、與行銷等三個環節來解析建構烏魚子品質的各種技術條件。研究發現,養殖烏魚的生命週期通常為二至三年,期間各個階段的實作方式,包括魚苗擇選、魚塭環境管理、取卵方式、加工技術、產品評比、以及行銷策略等,都與烏魚子的品質建構緊密相關。本文主張,烏魚子的品質,是魚卵與其飼養環境、加工製作技術、消費市場、以及口味評量機制之間互動的結果;養殖業者在烏魚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的實作,都是為了創造與維護烏魚子的品質。至目前為止,雲林口湖鄉養殖烏魚子的品質建構相當成功,不但增加了烏魚子商品的市場價值,也對烏魚產業的生產方式與地層下陷區的國土復育,帶來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