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和提鮮:地方文化協會與醬園的 討論及實踐

作者:
鄭肇祺
學經歷: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gary
電子郵件:
chengsk@coculturehk.com

摘要

鹽巴具有防腐功能,人類也利用它創造、調節及提升食品的風味。早期臺灣人以鹽巴為食物進行加工,發展出如鹽漬物、魚乾等產品。鹽巴作為當代醬料產品的成份之一,主要作為調味料,防腐的功能則已被防腐劑所取代。臺灣的食品加工業使用添加劑的行為雖受相關食品安全條列管制,不過,近年來,食物安全事故頻生,公眾健康成為熱門話題,使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防腐劑的使用情況。部分醬園因此發展新的配方以減少甚至剔除防腐劑的使用。2014年,一個位於嘉義縣的地方文化協會嘗試結合日曬鹽巴、有機黃豆及在地醬油的生產技術,製造出不含防腐劑的蔭豉及蔭油產品,以配合虱目魚、吳郭魚等產品進行市場行銷。受協會邀請,筆者參與觀察協會成員及生產者對防腐技術和鮮度提升(提鮮)的討論,以及參與他們製作該產品的實踐過程。透過描述此過程,筆者將探討近年地方農、漁及手工產品的行銷風潮下,不同行動者如何理解防腐技術、食物安全、健康及風味等議題。他們的掙扎反映出臺灣在地友善環境的生產者在創造市場差異性時,需同時理解消費習慣、加工技術及行銷風格等因素是如何影響產品市場價值的。同時,筆者也反思個人參與觀察的過程、以及應用人類學在臺灣本土飲食文化發展的貢獻。